冰河冷媒,始于1994年,專注載冷劑防腐防銹30年
Since 1994, we have been focusing on cooling agent anticorrosion and rust prevention for 30 years.
冰河冷媒載冷劑在制藥工藝中的應用
在制藥行業中,制藥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在反應釜中完成,反應釜不僅僅是盛放化學物質的容器,同時要提供合適的溫度環境。由于藥品的種類繁多,制藥工藝也就多種多樣,所需的溫度環境也各不相同。
在傳統的制藥工藝中,為保證反應釜達到所需的溫度,往往使用各種工質來進行傳熱。當反應釜需要高溫時,可用蒸汽或導熱油進行加熱,當反應釜需要中溫時,可用水來維持溫度,當反應釜需要低溫時,可用鹽水或乙二醇水溶液進行降溫。但是反應釜在同一種產品需要在不同溫度環境下切換時,不可避免的遇到不同工質在同一個容器內的進出的情況。
不同工質進出同一個容器可能帶來很多問題,工質切換時無法排除干凈有少量殘余,不同工質發生不利的化學反應對系統設備造成破壞,不同工質產生稀釋作用。同時,鹽水和乙二醇水溶液對金屬管道有較強腐蝕性,不利于系統的長期運行。
冰河冷媒載冷劑的出現,解決了制藥工藝中這個痛點,簡化了系統同時也保證了系統的平穩運行。冰河冷媒有較廣的使用溫度區間,可以既可以做低溫工況下的載冷劑,也可做高溫工況下的載熱劑,這樣與反應釜接觸的傳熱介質就只有一種,避免了不同種工質切換的問題。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使用冰河冷媒的制藥工藝流程。
某反應釜,既需要低溫又需要高溫,還需要中溫進行過渡。那么,在加工車間分別設置3個儲罐,分別儲存3個溫度區間的工質,低溫工質,中溫工質,高溫工質。當反應釜需要低溫時,低溫工質在反應釜與低溫儲罐之間進行循環,低溫儲罐的冷源由冷水機組提供。當反應釜需要切換溫度時,為避免溫度驟變,使用中溫工質進行過渡,此時中溫工質在反應釜與中溫儲罐之間進行循環。中溫工質的冷源由冷卻水塔提供。當反應釜需要高溫時,高溫工質在反應釜與高溫儲罐之間進行循環,高溫儲罐的熱源由市政蒸氣管道提供。每次在進行不同溫度工質切換時,需將反應釜夾套中的前一種溫度的工質排空,通入壓縮空氣將該溫度工質排至所屬儲罐。為避免工質在循環中過多進入某一儲罐,3個儲罐在高液位位置設置溢流管,超出液位的部分可流入其他2個儲罐。同時,低液位位置設置均液管,當3個儲罐的液位差異較大時,可手動開啟閥門使液位均衡。
很多制藥企業使用冰河冷媒作為傳熱介質后,不再困擾工質切換的問題,也不用擔心低溫工質濃度被稀釋的問題,尤其解決了系統管道及設備的腐蝕問題,一致認為大大降低了系統維護的成本。